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

我們怎麼看這則新聞?「投保20年、發生意外卻不賠 婦控國泰」


【專業就是:站在客戶立場,為客戶規劃適合的保障內容】

新聞的內容大致是這樣說……
發生意外,保險公司卻不理賠,台中一名黃姓婦人,前年10月騎摩托車摔傷,休養期間在家裡又不小心摔下樓,腰椎滑脫、椎間盤突出,受傷住院開刀,花了14萬,向投保的3家保險公司,分別申請理賠,其中2家依照意外險,給付理賠金,但投保滿20年的國泰意外險,卻拒絕理賠,理由是黃姓婦人受傷,沒有辦法認定是「意外」,從申請理賠到回覆「不能理賠」,竟然拖了2個多月……
(引用新聞網址:http://news.tvbs.com.tw/entry/524042

當然一開始看到這個新聞,真的很讓人感到義憤填膺,買了那麼多年的保險,竟然要理賠的時候沒有賠。

不過!


我們不知新聞是否只採單方面的說法來報,很難判斷其真實情況為何,而做為一個專業且客觀的保險經紀人的角度來看,保險公司不理賠的原因,有可能是因為他針對意外及疾病的先後順序有其意見,所以造成不予理賠的狀況,這是什麼意思?

就是說有可能…
1. 「椎間盤突出」是否為意外造成,或是在發生意外前,就有「椎間盤突出」的體況?或是
2. 造成該事故,是因為疾病所引起
但針對第2點,保險公司是較難查證,除非醫院跟保險公司的涵覆中有說明這一點,否則,是很難來證明此意外是疾病所引起。

但這個時候有另一個問題「為什麼其中2家保險公司有給付理賠金?」,這跟理賠是否從寬有關,也就是說,真實的狀況如上述那二種情況,那麼,保險公司是不一定需要給付理賠金,但卻理賠了…可能是理賠從寬的結果;另外,也有可能是另外二間保險公司理賠的是「醫療險理賠金」而非「意外險理賠金」,當然這一點我們無法查證,我會說有這個可能性的原因,是在我的經驗,有一部份保戶對「醫療險」及「意外險」的理賠範圍不甚清楚,所造成的誤解,因為意外險就是醫療險。

若今天真的是該理賠而不理賠,之前,我從一個同業的口中聽到,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,他們基本上也有所謂的「績效」,也就是說,少賠一點,員工的「績效」就會好一點,我們估且不看其真實性,其實對該保戶的業務員來說,心情一定是相當矛盾的,因為他一定希望能幫客戶爭取理賠金,但另一方面,公司又真的不願意賠,那麼他很難使得上力來為客戶爭取,會變成業務與理賠之間的拉扯還有心中的糾結!。

但如果今天這個客戶若是跟保險經紀人(公司)購買保單,情況有可能會不同,因為保險經紀人(公司),並不隸屬於特定保險公司,其立場一定較中立,甚至站在客戶立場,為客戶據理立爭客戶應有的權益

而今天消費者真的發生類似的狀況,又求助無門的情況,要如何自救?
我的建議如下:
1. 先打電話至保險公司進行申訴,並且在過程中,建議錄下整個溝通的過程。而保險公司一般來說,會進行協調,其協調結果不如預期,在60天內打電話至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處理。
2. 打電話至金融消費評議中心(免費申訴電話:0800-789-885),請向客服人員告知您的情況,並填委相關文件後送出,30天內客服人員會對此案進行回覆。過程中,有可能會請你跟保險公司代表出來一起協商,我會建議身邊最好是有具保險專業的人在身旁協助,並錄下整個協調過程。

保障很重要,但大部份保戶對於保障條款都不甚瞭解,通常都是出了問題,才會去注意。
您多久沒檢視自己的保單了?或是從來沒有檢視過?建議交由專業的人來進行檢視及內容的說明,事前的預防絕對比事後的補救成本來得少,而有時候,「買錯保險不如不要買保險!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